有的父母給寶寶吃飯,以為大口大口吃好,其實,未經過細嚼的食物都是整個的,吃什麼拉什麼,沒有消化。即使營養價值再好,吃得再多也沒用。
食物進入人體,需要消化。消化主要包括機械和化學兩部分。前者主要在口腔內,如用牙齒把食物嚼細,在咀嚼的同時,唾液腺不斷地分泌唾液(口水)與食物混合,在舌的攪拌下形成食團,嚥下後進入胃裡,開始胃液的化學消化,這樣,才使食物得到充分消化和吸收,從這裡可看出,口腔的機械消化作用不可忽視。
吃飯時細嚼慢嚥,對促進上、下頜骨的發育,預防牙齒疾病也有很多好處。因為細嚼慢嚥,加強了顳下頜關節的運動,可以使發育時期的頜骨展寬,使萌出過程中的恆牙有足夠的空間,不會出現牙齒排列不齊。同時,細嚼時牙齒摩擦,使牙齦內的血流充分,加強了對疾病的抵抗力,長大以後可減少牙病發生。
吃飯時細嚼慢嚥,還可通過食物的條件反射,增加胃酸的分泌,更有利於消化。根據有關資料調查表明:凡小時候就養成細嚼慢嚥習慣的人,長大後胃的發病率極低。吃飯時細嚼慢嚥,對牙齒生長發育和胃對食物的消化都有很大益處,所以從小做起,就要讓寶寶吃飯時養成細嚼慢嚥的習慣。
大人們吃飯也要講究“細嚼慢嚥”,才能夠讓食物在腸胃中進行充分的消化吸收。有“狼吞虎咽”習慣的朋友們,如何才能降低吃飯速度和減少食量,
第一,把握好吃飯的時間,最好在感到有點兒餓時開始吃飯,而且每餐在固定時間吃,這樣可避免太餓後吃得又多又快。
第二,吃飯至少保證20分鐘,這是因為從吃飯開始,經過20分鐘後,大腦才會接收到吃飽的信號。如果吃飯太快,大腦很可能還沒得到最新情報人就已經吃多了。
第三,每口飯都要咀嚼30次以上。
第四,用小湯匙代替筷子,減慢速度。
第五,可以多吃些涼拌菜和粗糧,生的食物不好好咀嚼就咽不下去,喝燕麥粥一定比喝白米粥慢,吃全麥饅頭也比吃白饅頭的速度慢。
此外,每次少盛一點,吃飯前喝兩杯水或是喝碗湯,買小包裝的食品,多吃粗纖維的、增加飽腹感的食品,比如豆類、魔芋等,使用淺盤和透明餐具,吃飯時有意識地幫別人轉桌夾菜,都是避免吃撐的好辦法。
留言列表